字級
- 大
- 中
- 小






多倫多佛光山佛學講座 妙光法師闡述菩薩道的歡喜從何而來
2025-04-15
多倫多佛光山、國際佛光會多倫多協會4月13日舉辦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主講,講題為「菩薩道的歡喜從何而來?讓《十住經》告訴我們」,以經文作為指南,結合生活實例,講述菩薩道的修行如何安住身心、堅定繼續前行。多倫多佛光山住持覺凡法師、國際佛光會多倫多協會副會長范瑞珍及法師和會員大眾,現場及線上近4百位信眾歡喜聆聽、深獲法義。
《十住經》出自《華嚴經》之〈十地品〉,講述菩薩修行的十個階位。妙光法師引導大眾深入經題思維,指出「住」代表的深意,即:菩薩安住於修行歷程中的十個重要階段,歷經「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等,堅定心志、遠離動搖,最終成就佛道。並解說「六成就」信、聞、時、主、處、眾,闡述聞法條件,進一步剖析《十住經》經文中菩薩放光說法的意涵,如同明月普照,不分貴賤,不論業力深淺,象徵佛法的平等與慈悲,使修行者在法的柔和光明中,心靈得到潤澤,在佛法的沐浴中轉化自己。
妙光法師深入解說菩薩「不退轉」的三個條件:一是深植善根,二是不畏艱難,三是具大悲心與善巧方便。他指出,信眾共同護持道場、營造清淨和合的道場氛圍,正是菩薩道中「安住」的重要實踐。勉勵信眾堅信佛法,於逆境中不失信心,勇敢前行,自利利他。
於解說經文內容中,妙光法師結合實例,分享《佛光大辭典》英譯最高學術顧問、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榮譽教授蘭卡斯特博士在病苦中如何以佛法轉念,重新觀照世間實相;並分享自己隨侍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經歷,強調修學佛法不僅需理解義理,更需堅定對於佛法和師長的信心,方能契入法義、安住不生退轉。
關於「歡喜地」的修行,妙光法師指出,須具足「多喜、多信、多清淨、多踴躍、多調柔、多堪受」等特質,遠離鬥諍與瞋恚。並由星雲大師的開示:「能夠隨時隨地歡喜自在,轉煩惱為歡喜,轉苦為樂,正是歡喜地菩薩的修行智慧」,以此期許佛光人:共同求法、共成佛道,發心修行菩薩道的心彼此目標一致。
講座最後結語時,妙光法師勉勵大眾將菩薩道精神落實於日常,無論在家庭、職場或人際間,皆以不退轉的信念面對挑戰,轉迷為悟,發心精進,成就自利利他的生命價值。妙光法師並介紹即將出版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及《佛光大辭典》數位英文版,鼓勵信眾廣學多聞,深入法海。
信眾潘順蓮表示,妙光法師的開示層層遞進、深入淺出,透過教授與大師的實例,引發她對大悲心的體會與反思,更學會以悲心面對生活中的病苦與挑戰。
陳雪亦感動地表示,感謝法師在百忙之中蒞臨弘法,使她明白修行「歡喜地」就是要放下執著,以無我智慧轉化煩惱。未來將更加發願精進修行,培養清淨身心,朝向成佛之道邁進。
《十住經》出自《華嚴經》之〈十地品〉,講述菩薩修行的十個階位。妙光法師引導大眾深入經題思維,指出「住」代表的深意,即:菩薩安住於修行歷程中的十個重要階段,歷經「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等,堅定心志、遠離動搖,最終成就佛道。並解說「六成就」信、聞、時、主、處、眾,闡述聞法條件,進一步剖析《十住經》經文中菩薩放光說法的意涵,如同明月普照,不分貴賤,不論業力深淺,象徵佛法的平等與慈悲,使修行者在法的柔和光明中,心靈得到潤澤,在佛法的沐浴中轉化自己。
妙光法師深入解說菩薩「不退轉」的三個條件:一是深植善根,二是不畏艱難,三是具大悲心與善巧方便。他指出,信眾共同護持道場、營造清淨和合的道場氛圍,正是菩薩道中「安住」的重要實踐。勉勵信眾堅信佛法,於逆境中不失信心,勇敢前行,自利利他。
於解說經文內容中,妙光法師結合實例,分享《佛光大辭典》英譯最高學術顧問、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榮譽教授蘭卡斯特博士在病苦中如何以佛法轉念,重新觀照世間實相;並分享自己隨侍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經歷,強調修學佛法不僅需理解義理,更需堅定對於佛法和師長的信心,方能契入法義、安住不生退轉。
關於「歡喜地」的修行,妙光法師指出,須具足「多喜、多信、多清淨、多踴躍、多調柔、多堪受」等特質,遠離鬥諍與瞋恚。並由星雲大師的開示:「能夠隨時隨地歡喜自在,轉煩惱為歡喜,轉苦為樂,正是歡喜地菩薩的修行智慧」,以此期許佛光人:共同求法、共成佛道,發心修行菩薩道的心彼此目標一致。
講座最後結語時,妙光法師勉勵大眾將菩薩道精神落實於日常,無論在家庭、職場或人際間,皆以不退轉的信念面對挑戰,轉迷為悟,發心精進,成就自利利他的生命價值。妙光法師並介紹即將出版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及《佛光大辭典》數位英文版,鼓勵信眾廣學多聞,深入法海。
信眾潘順蓮表示,妙光法師的開示層層遞進、深入淺出,透過教授與大師的實例,引發她對大悲心的體會與反思,更學會以悲心面對生活中的病苦與挑戰。
陳雪亦感動地表示,感謝法師在百忙之中蒞臨弘法,使她明白修行「歡喜地」就是要放下執著,以無我智慧轉化煩惱。未來將更加發願精進修行,培養清淨身心,朝向成佛之道邁進。
最新消息
屏榮高中生命教育十堂課講座 從服務看未來與希望
2025-10-09新加坡佛光山攜手校園 弘揚中華文化
2025-10-09敬老尊賢情滿人間 印支長者南天講堂沐佛光
2025-10-09佛光大學與宜蘭縣防災士協會 簽署區域聯防開啟韌性新篇章
2025-10-09西來寺慶中秋 明月映心光共聚佛光情
2025-10-09多倫多佛光山中文學校中秋文化課 撒播善美和歡喜
2025-10-09倫敦佛光山中秋朝山 行門淨心共修法喜
2025-10-09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 黑白之間-謝輝龍書法創作展
2025-10-09佛光山大明寺、宏法社 獲頒苗栗縣績優宗教團體
2025-10-09提燈共行月下路 西方寺連結社區以燈傳心
2025-10-09
相
關
消
息